西藏航空一客机在重庆机场偏出跑道起火,民航西南局通报相关处理情况
截至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总量达到3.826亿桶,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供应充足压低油价。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选用、重点支持的原则,组织建立一批国家能源技术装备评定中心,加强国家能源装备质量管理。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要求完善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加快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整合和完善,适时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形成统一、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标准的引导作用。此外,文件还透露,将加快国家能源技术装备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文件称,近年来,伴随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质量一致性差、产品可靠性低等已成为严重制约能源高效、安全发展的问题,能源技术装备产品试验、检测等环节的工作亟需完善。日前,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工作。
加快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整合和完善,适时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形成统一、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标准的引导作用。加强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提高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制造工艺水平,保证材料质量。沙特的此番表态有效抵消了市场上对伊朗石油供应减少的担忧。
美联储在4月11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中也反复提及油价上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油价下行压力明显,国际油价预计将震荡回落,但幅度不大。利比亚预计6-7月将恢复到战前160万桶/日的水平。第三,地缘政治风险趋缓,市场对于伊朗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担忧逐步释放。
WTI:0.82% 4月12日 纽约联储主席表示,如果经济前景变差,美联储将买入更多债券以为经济提供支持。另外,眼下高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之痛。
美国大选在即,如果油价持续高位,预计美国还将出台干预手段以平抑油价。意大利2月份工业产出意外下降。供应方面,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欧美等西方国家在6月底之前可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3月份美国旧房销售意外环比下滑2.6%。
伊朗愿恢复核问题谈判,使得市场长期聚积的地缘政治风险得到释放,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对立关系有望缓和,投资者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减少了油价的上涨动力。美国经济再度疲弱,欧债危机阴云依旧未散,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WTI:2.15% BRENT:2.08% 4月3日 美国2月份工厂订单环比增长1.3%,低于市场预期。3.美国因素限制油价上涨随着美国汽油价格逼近每加仑4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正面临激烈的批评。
而布伦特油价则更多受到伊朗恢复核谈判消息的影响,整体走势震荡向下,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119.47美元/桶。近期油价的支撑因素包括短期的利好经济数据,以及Seaway输油管线逆转带来库欣地区的库存减少。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涨至53.1%。从投机因素来看,投机基金经过了前期的热炒出现了逐步离场迹象。
据统计,伊拉克目前石油生产能力已创下战后纪录,未来出口总量或达230万桶/日。纽约油价全月累计小幅上涨1.8%,伦敦油价则累积小幅下跌2.8%。之后,纽约市场油价小幅回升,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104.87美元/桶。尽管4月14日伊朗与美英等六国的核谈判并未达成任何具体共识,但双方同意在5月23日再次举行谈判。4月中旬,伊朗和美英等六国恢复核谈判,缓解了市场长期以来聚积的地缘政治风险,给国际油价带来一定下行压力,布伦特油价当月累计下跌近3%。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着全球原油供需状况。
投资者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动力减少。美国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但成品油消费仍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4月份国际油价小幅震荡4月份纽约和伦敦市场油价继续以高位震荡为运行主线。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冲破6%的重要关口。
WTI:6美分 BRENT:0.3% 资料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2. 地缘政治风险下降增添油价下行压力自去年11月伊朗核问题升级以来,投资者一直担心伊朗和西方国家的紧张局面不断升级会导致伊朗石油供应中断,在这一地缘政治风险的推动下,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另外,沙特多次表示有能力在一个月内将产量提升200万桶,并在3个月内再度提高70万桶。
在截至3月3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900万桶,原油库存总量达到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WTI:0.74 BRENT:5美分 4月25日 美联储声明将美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份预测的2.2%到2.7%提至2.4%到2.9%。预计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将在98-108美元/桶之间运行。4月初,伊朗表示愿意重启核问题对话,表示将于4月14日在伊斯坦布尔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中国和俄罗斯六国进行谈判,这是伊朗自2011年1月以来首次重返谈判桌。
整体来看投机者做空的动力增强,国际油价近期或面临空头释放的风险。首先,原油供需前景趋于宽松,未来油价上涨动力不足。
在世界经济没有出现明显复苏信号之前,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将继续成为原油市场面临的重要阻力。WTI:0.76% BRENT:0.64% 4月23日 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份意外下跌。
4月份,欧美主要国家出台的经济数据好坏不一,国际油价也继续追随经济基本面,走出一波小幅震荡行情而且,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巧妙的合资策略,一些中国石油企业已成功进入北美市场。
例如,2012年伊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美国德文能源公司签署了25亿美元合同,获得后者在美国1/3的页岩油气资产权益。对于2011年中国的石油公司普遍存在的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卫中分析认为,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正处于改革之中,使炼化业务和进口业务受到一些影响,同时我国资源税改革也使得石油公司的税费有所增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收购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持有的加拿大页岩油气资产20%股份。据天祥集团大宗商品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家兴介绍,随着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加深,截至2010年底,以中国3大石油公司为主的中国企业,在全球42个国家成功运作了150个海外油气投资项目,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中亚、南美、亚太和中东为主的5大油气生产区,累计投资超过700亿美元。
今后仍需进一步以市场为主导,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上求发展。美国Dealogic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5日,中国石油企业对北美油气行业的并购额已高达42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全年并购额均超过60亿美元,而2005年和2006年为零。
据统计,2011年,我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迈上8000万吨的平台,产量突破8500万吨油当量,比上年增长超过10%。另外,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3大石油公司利润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江苏石油勘探局局长朱平认为,一直以来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外贸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条件和方便,但是还不能完全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走上发展海外投资、开拓国外石油资源的道路,建设海外大庆,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海外找油的国际化努力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更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